在走進經濟筑底重啟回升的2023年,企業家們將會如何直面這場需要時間驗證的修復之旅?本期,我們對話上海捷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盧兵兵。

Q1: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一下您對2023年的期許?
盧兵兵:我希望2023年是“高質量發展”年。無論是中國經濟、新能源汽車產業還是捷氫科技,都能夠實現“高質量發展”。
隨著世界百年變局和汽車百年變局的加速演進,疊加雙碳目標,中國經濟、中國汽車產業,尤其是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將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和活力,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作為中國氫能產業建設的核心參與者和重要推動者,捷氫科技也把“高質量發展”視為根本,踔厲前行,繼續把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與商業化作為根本著力點,奮力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Q2:如果說2023年您所在的行業一定會有機遇出現,這個機遇最有可能是什么?
盧兵兵: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展望2023年,中國經濟有望回歸常態,將進一步提振消費和產業振興,作為氫能行業從業人員,我認為在政策、產業、市場、國際合作等方面將迎來機遇:
政策方面,“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綠色經濟發展的總綱領、總藍圖。作為中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具有無污染、轉換效率高、來源廣泛,與多種能源耦合等特點,對中國提高能源體系安全、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
近幾年,國家及地方對氫能產業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據統計,我國已有21個省級及69個市級出臺相應的氫能規劃,覆蓋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站建設補貼,核心零部件、燃料電池汽車購置補貼,燃料電池汽車運營等各個重要環節。
新年伊始,青海省、江西省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新鄉、常州、包頭等城市也進一步明確氫能扶持政策;2月3日,工信部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計劃在2023-2025年間,大幅提高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水平至80%,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將在城市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等領域迎來又一重大發展契機,通知明確表示,因地制宜研究出臺運營補貼、通行路權、用電優惠、低/零碳排放區等支持政策。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也進一步明確,2023年將著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激勵政策持續出臺,為產業規模化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及信心。
產業方面,目前,中國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萬輛,是全球最大氫能商用車市場,同時也是全球最活躍和市場前景最廣闊的商業化應用市場。我相信,中國必將在技術、產業、市場上引領全球燃料電池發展。2023年,“以獎代補” 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項目推廣進一步深化。我們相信,通過第一年積累的實踐經驗,隨著“政產學研用”之間的合作不斷深化,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將不斷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產業鏈、供應鏈完善及自主可控,產品全生命周期經濟性提升,加快規模化進程。
市場方面,氫能在交通、工業、建筑和電力等諸多領域均有廣闊應用前景。未來幾年,將有大量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投資落地,持續降低綠氫成本和大規模綠氫制取,這也必然推動綠氫在交通領域的消納應用。此外,隨著燃料電池汽車在公交客車、貨運物流等應用場景的持續深化,包括18噸重卡領域等燃料電池商用車型的經濟性將逐步貼近和滿足商業化市場需求。
國際合作方面,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進碳中和進程中,多國對氫能寄予厚望。氫能也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光彩,除了中國、日韓、歐美等,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中東國家也瞄準了氫能,將氫能提升至國家能源戰略高度。在此背景下,國際合作項目持續增加,國內企業有望依靠成本優勢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
Q3:在2023年的發展展望中,您覺得所在的領域有可能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盧兵兵:行業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每個環節一點點朝前推進,需要成體量、成規模的發展。這其中實際道路還是蠻曲折的,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基礎設施數量不足是制約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運營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的規劃與建設加氫站網絡將大大降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運營成本。
二、燃料電池汽車仍處于商業化初期,總保有量剛破萬輛,樣本少,規模小,制約著車輛全生命周期經濟性快速提升。
三、行業競爭形勢加劇,整車廠和零部件廠商紛紛加緊布局燃料電池產業,海外也通過在中國境內以設立研發平臺、合資公司等形式參與中國燃料電池市場競爭。
Q4:您打算在2023年如何開干?
盧兵兵:2023年捷氫科技整體發展力求穩中求進,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堅持自主研發。捷氫科技秉承“應用一代、研發一代、規劃一代”策略,堅持燃料電池系統、電堆、核心零部件正向開發,以提升全生命周期經濟性為目標,持續推出車規級、高性能、高可靠產品,對標國際領先技術水平。進一步落實“大國產化”戰略,從材料、零部件、研發設備、工藝裝備到測試設備等均向國產化看齊。
加強能力建設。全力以赴提升研發能力,提高研發效率和針對性;全力以赴狠抓生產制造標準化、精益化管理;全力以赴提升產業鏈全國產化能力,提升行業競爭力;全力以赴筑牢安全防線,確保穩步推進公司及產業高質量發展。
推進生態圈建設。捷氫科技將擴大與上下游合作,通過戰略合作聯合一批上下游加氫站和下游運營商等合作伙伴,擴大燃料電池應用場景,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滿足終端客戶對車輛、加氫、運營、售后等方面的要求,助力行業快速步入規模化運營。
開拓市場應用。捷氫科技將大力推動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群建設,積極參與第二年度的批量示范應用推廣,探索有競爭力、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圓滿完成示范應用任務。同時,我們將依托北京、鄂爾多斯、常熟、廣州等地開拓市場,形成多輪驅動,積極尋求更多的市場應用場景。
Q5:當企業做好自身準備的同時,會為產業鏈、供應鏈提供什么支持和促進?
盧兵兵:自2018年成立以來,捷氫科技以加快燃料電池產業化為己任,致力于推動氫能與燃料電池行業的發展,開創氫能時代新篇章。過去幾年,我們經受住了“大考大戰”的洗禮,作為燃料電池系統企業,捷氫科技在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鏈中的引領作用越來越明顯,主動擔起“鏈長”責任,推動“大國產化”戰略深化,實現自主可控。
“強鏈”為基。捷氫科技堅持“應用一代、研發一代、規劃一代”戰略布局,自主掌握從燃料電池系統、電堆到核心零部件關鍵技術,加大雙極板、膜電極等核心材料及部件的研發深度,持續迭代創新技術在量產產品上的應用驗證。
目前捷氫科技通過自主化創新研發與車規級工程化開發驗證,在我國率先研發出“無空氣增濕”的百千瓦級金屬板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產品,并取得多項核心技術突破,同時建成全球先進的“卷對卷”膜電極生產線,全面提升產品性能,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從而有效解決了車規級量產所需的高功率密度、長壽命等難題,獲得了行業高度評價。
“補鏈”攻卡。“大國產化"是指從材料、零部件、研發設備、工藝裝備到測試設備等都要實現國產化,從而確保產業鏈安全和多維度提升燃料電池汽車全生命周期經濟性。
基于此,針對目前亟待解決的“卡脖子”問題,捷氫科技堅持一體化部署,優化配置資源,積極培育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開發、深化合作,取得了碳紙、催化劑、質子交換膜三項核心材料國產化技術突破,從而形成電堆從材料到部件均實現國產化率100%,擺脫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大大提升了整個產業鏈國產化水平,提振國家和行業發展信心。
“延鏈”聚力。過去一年,氫能與燃料電池行業進入示范應用階段,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越,這是行業所有同仁多年來不斷耕耘、持續創新的成果。捷氫科技作為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項目中應用規模最大的牽頭單位,已實現“商乘并舉”,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攜手在乘用車、城市客車、公路客車、輕中重型卡車、叉車、拖車等多個領域全國近20個城市開展商業化運營。同時注重“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聯合發起中國商用車碳中和協同創新平臺等,積極推動生態建設,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和創新引領能力。
未來,在加快自立自強的同時,捷氫科技將不斷擴大生態“朋友圈”,形成產業聚力優勢,持續在產品開發、應用場景搭建、商業模式創新、服務體系保障等方面提質增效,釋放更多價值,并加大開拓固定式發電等非車用應用場景,挖掘更廣闊的市場空間,為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我國盡早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