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4-10-08 來源:臨沂市人民政府 瀏覽數:231
9月14日下午,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十四五”時期臨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
9月14日下午,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十四五”時期臨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其中明確提出:創新綠色交通發展模式,推進交通能源結構優化升級,大力推廣新能源、清潔能源,實現全市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車輛100%為新能源、清潔能源。推進加氫站建設和氫能源汽車應用。
原文如下:
臨沂市召開“十四五”時期臨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相關情況新聞發布會
9月14日下午,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十四五”時期臨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李獻榮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一級調研員
馮 軍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鐵路民航事業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
類延軍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
主持人
周曉東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十三五”以來,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堅持系統謀劃,規劃建設了一大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項目,群眾的交通出行更加便捷和舒適,交通獲得感和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十三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1026.7億元,如期完成“十三五”建設任務目標。截至“十三五”末,鐵路里程達683.3公里,開通了魯南高鐵,千萬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鐵夢”得以實現。公路通車里程達30856.4公里,高速公路實現“繞城閉環”和“三縱三橫”的雙目標;“四好農村路”建設保持高質量發展,2017年成功舉辦全國“四好農村路”養護現場會,臨沂經驗在全國推廣。民航開通航線49條,通航至北京、上海和泰國、越南等47個國際國內城市,國務院正式批復臨沂啟陽國際機場航空口岸開放,沂蒙革命老區向世界開放的大門已經打開。臨沂市綜合交通樞紐地位不斷提升,先后成為全國公路樞紐城市、鐵路樞紐城市和全國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綠色交通試點城市。
“十四五”時期,我市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緊盯市委、市政府“八個第一方陣”“六強六富六精”任務要求,聚焦“交通大市向交通強市躍升”的目標,積極構建對外快捷暢通、市域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網,努力打造便捷舒適、經濟高效的現代運輸服務體系,提升綜合交通可持續發展水平,全力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在臨沂“由大到強、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戰略轉變中當好先行。
為深入貫徹國家、省關于建設交通強國的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審議并印發了《臨沂市深入貫徹
圍繞規劃確定的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十四五”期間將重點做好交通運輸“六大體系”建設。
一、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體系。
1.構建多元融合的綜合交通網主骨架。積極融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規劃建設,加快完善日照-蘭考、京滬輔助通道、濟南-臨沂-連云港、魯中通道、臨淄-臨沂、臨沂-徐州等綜合交通通道內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機場建設,初步形成“來”字型綜合交通網主骨架。
2.建設互聯互通、優質高效的快速交通網。構建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民航為主體的快速交通網。推進京滬高鐵輔助通道(濰坊至宿遷段)、濟萊臨連高鐵等項目建設,打造“米”字型高鐵客運專線網絡格局,到2025年,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330公里左右。推進臨淄至臨沂、臨沂至滕州、臨沂至東海、臨沂至徐州等高速公路建設,形成“五縱五橫”高速公路網絡布局,到2025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000公里以上。提高臨沂機場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增加航線覆蓋與航班密度,到2025年,完成臨沂啟陽機場候機樓改擴建及附屬工程建設,將臨沂機場打造成為全省四個樞紐機場之一。
3.建設暢通市域、經濟便捷的普通干線網。推進臨沂至連云港鐵路、臨朐至沂水鐵路等普通鐵路建設,打造“一縱兩橫五聯”的普速鐵路網。實施國省道快速化改造,構建“十縱十橫”的普通國省道網絡;加快市域快速路網、沿河快速路網建設,打造“一環二圈九通道”快速高效公路網和“兩縱三橫一連”沿河快速路網,強化外圍交通與城區主干道的快捷連通,實現我市“153060”快速交通圈出行目標,到2025年,力爭實現新改建普通國道276公里,新改建普通省道178公里。加快推動軌道交通規劃和建設,到2025年,力爭開工建設首條軌道交通線路。
4.建設通達深、惠及廣的基礎服務網。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農村公路與國省道對接充分,農村公路技術等級明顯提升,基本形成安全暢通、功能完善、治理有效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加快費縣、臨沭通用機場建設,推動平邑、莒南、蘭山、蘭陵等通用機場規劃建設,加快構建“覆蓋市域、輻射魯南、服務全省”的通用機場群。圍繞產業園區、物流園區、大型工礦企業等重要節點,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解決好鐵路運輸“最后一公里”問題。推動蘭陵陶溝河復航工程、莒南繡針河等內河通航,力爭“十四五”末實現臨沂內河水運的突破。
5.建設一體銜接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加快推進綜合客貨運樞紐建設,強化各種運輸方式間的有效銜接。到2025年,打造臨沂北、臨沂機場等2個門戶型綜合客運樞紐,建設京滬高鐵輔助通道(濰坊至宿遷段)沂水莒縣、沂南、蘭陵、郯城等綜合客運樞紐和臨沂國際陸港、濟鐵物流園區、臨沂公鐵聯運物流園、高鐵貨運中心等綜合貨運樞紐。
二、建設高效能現代化運輸服務體系。
1.完善多層次客運服務格局,拓展航線網絡,增加航班密度,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融合建設,做好與城市軌道交通銜接協調。構建城市公交、城鄉公交、農村客運三級網絡,加速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完善多層次客運服務格局。
2.大力發展旅客聯程聯運,以高鐵客運站建設和現有火車站改造為依托,打造一批現代化綜合客運樞紐,完善樞紐站場聯運服務功能,實現“零距離換乘”。鼓勵綜合客運樞紐建設統一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樞紐內不同運輸方式間實時共享服務信息。
3.推動貨運組織高效化,積極發展全貨機航線,利用“互聯網+”,搭建航空物流樞紐綜合服務平臺,大力發展高鐵物流、普鐵貨運,加快集疏運鐵路、鐵路專用線建設。
4.打造多式聯運體系,推動公鐵聯運、公海聯運、陸空聯運、鐵海聯運發展,推動多式聯運運營組織一體化,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人,提供“一單制”全程無縫運輸服務。
5.推動國際物流網絡暢通,爭取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支持,推進國際鐵路物流通道建設,適時開通更多方向的歐亞國際貨運班列。積極開展臨沂國際陸港聯運試點,爭取開放鐵路口岸。
6.高標準推動交旅融合發展,進一步完善以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為骨架的“環+放射”市域旅游通道體系,提升全域旅游可達性,強化交通網“快進慢游”功能。
7.深入推進交郵協同融合,加快“中國快遞示范城市”創建,建設全國性郵政快遞樞紐城市,推進郵政和快遞處理中心等設施與民航、鐵路、公路樞紐同步規劃建設,發展航空快遞、高鐵快遞和電商快遞班列。加快縣域快遞園區建設,推進快遞進村,完善三級網絡配送體系。
三、建設創新融合的智慧交通體系。
1.加快重點領域技術創新,加強應用技術研發和成果推廣,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與交通運輸的融合發展。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建設,重點突破高速公路智能化、車路協同等關鍵技術,建設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智慧交通大數據應用平臺,推動交通運輸信息數據融合,提高信息系統社會化服務水平。
2.提升運輸服務智能化水平,推動“互聯網+”便捷交通發展,鼓勵支持共享交通、網絡預約、定制出行等新業態。推動電子化、異地化票務服務,支持旅客“一票出行”。統籌推進“商倉流”一體化發展,建立有效支撐“商倉流”發展的協同供應鏈體系。
3.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和帶動作用的交通運輸行業創新型企業,大力促進產學研相結合,完善協同創新體制機制。
四、建設環保集約的綠色交通體系。
1.加強生態保護與資源集約利用,統籌交通線路、樞紐等設施布局,集約利用土地、通道線位等資源。推進公路、鐵路等沿線廊道環境整治。
2.創新綠色交通發展模式,推進交通能源結構優化升級,大力推廣新能源、清潔能源,實現全市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車輛100%為新能源、清潔能源。推進加氫站建設和氫能源汽車應用。持續優化公交線網,提高公交服務品質,大力普及純電動出租車、公交車、郵政快遞運輸車,沿干線路網布點共享單車存放設施、充電樁等,增加定制化、共享化客運供給。
五、建設安全可靠的平安交通體系。
1.提升設施設備本質安全度,加大鐵路、公路安全設施投入力度,加大公路危橋改造、隧道提質改造力度。
2.提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水平,強化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執法,完善超限超載治理長效、“兩客一危”運輸企業監管等長效機制,健全應對網約車、共享車等新型交通運輸方式的安全監管體系。
3.構建交通應急保障體系,建立健全跨方式、跨部門的綜合交通預警、應急信息溝通、應急運輸保障協調機制和管理平臺,探索形成協同高效的救援模式。
六、建設高效協同的行業治理體系。
1.深化綜合交通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整合交通運輸行政資源,健全綜合交通發展規劃體系,加強發展規劃、空間規劃的緊密銜接,推動多規融合。
2.完善政策法規流程,進一步加強交通領域標準規范的修訂,著力推進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全面推廣證照分離,大力推行網上審批。
3.健全市場治理體系,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推動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推進交通運輸信用評價和分級分類監管,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答記者問:
問:您好,請問目前大家都普遍關心的京滬高鐵輔助通道(京滬高鐵二通道)進展什么情況,什么時間能夠開工建設?
馮軍答: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京滬高鐵二通道是全市人民非常關注的工程,屬于國家干線鐵路,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負責規劃、招標、建設。該項目在臨沂境內全長164公里,途經沂水、沂南、河東、蘭山、羅莊、高新、蘭陵、郯城8個縣區,全線設沂水-莒縣、沂南、臨沂北(合站)、蘭陵、郯城5個站。
截至目前,我市境內線路、站場方案已經確定,可研報告編制完成,向省政府報批,穩評、環評、用地預審和規劃選址等前期工作正有序推進,沿線站房啟動招標設計。同時,我市充分利用“物流之都”的有利條件,同步規劃建設高鐵貨運中心。
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鐵路規劃建設工作的意見》(國辦函〔2021〕27號),對鐵路功能定位、建設標準等進行調整,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對接國鐵集團、省市相關部門,加強與沿線縣區的協調推進,按照國鐵集團提出的工程建設時間節點要求,明年上半年開工,“十四五”末全線建成通車。
問:“十四五”期間,我市將規劃建設“五縱五橫”高速公路網,請問目前我市正在推進建設的高速公路有哪些?現在分別是什么進展情況?
類延軍答:感謝您對交通運輸工作的關注。“十四五”期間,我市共有臨淄至臨沂高速、臨沂至滕州高速、臨沂至東海(魯蘇界)高速、臨沂至徐州高速、蒙陰至邳州高速、董家口至梁山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日照至臨沂高速、濰坊至鄒城高速等8個項目列入山東省“十四五”綜合交通發展規劃,建設總里程約650公里,總投資約1160億元。預計至2025年,全市將初步形成“五縱五橫”高速公路網,高速公路里程將突破1000公里,約占全省1/10。
第一條,臨淄至臨沂高速。臨沂境內約68.2公里,估算投資約105.7億元,途經沂水縣、沂南縣,雙向六車道。目前,項目用地二次預審已報自然資源部,正在加快推進土地組卷,預計相關手續11月底前可報自然資源部,力爭年內開工建設,2023年底建成通車。
第二條,臨沂至滕州高速。臨沂境內約104.1公里,估算投資約215.2億元,途經河東區、蘭山區、費縣、平邑縣,長深高速至京滬高速段雙向六車道,京滬高速至京臺高速段雙向四車道。目前,項目已取得用地預審和規劃選址、社穩評估等9個專項批復,預計9月下旬可取得發改委核準,力爭年底開工建設,2024年建成通車。
第三條,臨沂至東海(魯蘇界)高速。臨沂境內約93公里,估算投資約178億元,途經蘭山區、河東區、臨沭縣,雙向六車道。目前,項目工可報告已編制完成,已完成兩次投資人掛網招標,計劃2022年9月前開工建設,2025年建成通車。
第四條,臨沂至徐州高速。臨沂境內約23公里,估算投資約35億元,途經羅莊區,蘭陵縣,雙向六車道。已與徐州市交通部門進行了對接,初步簽訂了省際邊界協議。目前,工可招商版已編制完成,預計11月可取得省交通運輸廳行業意見,爭取年內完成投資人招標工作。
第五條,蒙陰至邳州高速。臨沂境內約150公里,估算投資約260億元,途經蒙陰縣、費縣、蘭陵縣,雙向四車道。前期,已就路線走向征求了沿線縣區和有關部門的意見,目前正在進行路線方案深化研究。
第六條,董家口至梁山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臨沂境內約92.5公里,估算總投資約158億元,途經沂水縣、沂南縣、蒙陰縣,雙向四車道。9月9日進行了工可內審,爭取“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
第七條,日照至臨沂高速。該項目為臨沂至滕州高速公路東延工程,臨沂境內約50公里,估算投資約75億元,途經莒南縣、河東區,雙向四車道。前期,已就路線走向征求了沿線縣區和有關部門的意見,目前正在進行路線方案深化研究,預計2022年1月取得省交通運輸廳行業意見,2022年10月取得核準立項。
第八條,濰坊至鄒城高速。臨沂境內約70公里,估算投資約133億元,雙向四車道。9月9日召開了路線方案研究專家論證會,目前處于方案研究階段,省交通運輸廳初步計劃2022年12月前開工建設,2025年建成通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m.chayley.com/Technology/show-2764.html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網
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