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與彭州綠色氫能與材料科技研究中心(簡稱“彭州綠氫中心”)共同打造的電解槽核心部件的工業級檢測平臺,已完成多套測試平臺的聯調試運行,標志著我國首個專注水電解制氫電解槽核心部件的工業級檢測平臺即將正式對外提供服務。電解水制氫核心組件檢測平臺(簡稱“檢測平臺”)針對電極、隔膜、極板等重點部件進行實際工況下的性能和穩定性測試,旨在確保零部件類產品性能符合工業級產品的要求,能夠安全、有效地在不同結構的電解槽中穩定運行,解決電解槽核心部件的長周期、工程化、匹配能力等產品驗證問題。檢測平臺是成都綠氫裝備核心零部件測試中心的核心載體。成都綠氫裝備核心零部件測試中心由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等十余家單位聯合打造,依托四川省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和氫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深厚積淀,有效結合當地氫能科技創新中心、氫能源基地、氫能裝備制造基地、多元化場景的示范應用等,打造電解水制氫核心部件檢測高地,助力綠氫產業發展。2022年10月,國家能源局發布《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明確了大力推進非化石能源標準化、加強新型電力系統標準體系建設、加快完善新型儲能技術標準、加快完善氫能技術標準、進一步提升能效相關標準、健全完善能源產業鏈碳減排標準六項重點任務,開展氫制備、氫儲存、氫輸運、氫加注、氫能多元化應用等技術標準研制,支撐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發展,重點圍繞可再生能源制氫、電氫耦合、燃料電池及系統等領域增加標準有效供給,建立健全氫能質量、氫能檢測評價等基礎標準。發展電解水制氫是綠氫的重要生產路徑,當前我國在電解水制氫核心部件測評驗證技術發展滯后,在性能評價方面缺乏行業標準及權威性檢測服務平臺,尤其是原有的測試標準與新一代電解槽的先進電極、隔膜、膜電極等核心部件難以匹配,已無法滿足工業要求。為此,成都綠氫裝備核心零部件測試中心擬通過電解水制氫核心部件電化學及復雜工況下耐久性性能驗證評價技術的研究,開發新型集成式檢測設備,建設檢測平臺,為電解水制氫行業新材料、新部件的工程化應用提供性能評價依據,促進電解水制氫行業設備性能的整體升級,形成電解水制氫核心部件性能驗證評價技術的行業或國家標準。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與彭州綠氫中心聯合通過搭建新一代電解水制氫核心組件權威檢測平臺,開發集成式檢測設備,建立不同尺寸電極/隔膜在各種不同復雜工況下耐久性、電流密度、過電位等核心指標的標準化測試方法,建立核心部件加速老化評價方法體系,形成系列核心部件性能檢測標準,逐步形成行業、國家級測試標準,服務于電解水制氫核心材料及組件開發。成都綠氫裝備核心零部件測試中心將與鄂爾多斯綠色氫能關鍵裝備檢測實證基地協同,聯合打造綠色氫能關鍵裝備關鍵部件和系統的實證實驗中心,引導綠氫行業健康發展,為氫能產業的規模化、商業化應用奠定堅實基礎,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