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第三屆中歐能源技術創新合作論壇在廣州召開。中國氫能聯盟“氫能領跑者行動與‘一檢多證’創新”等一批中歐能源技術創新合作優秀成果發布。作為中歐能源技術創新合作論壇的重要部分,同期由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等共同主辦“綠色氫能與電氫協同”主題氫能分論壇。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英國駐華使館代辦、公使馬潔茹,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胡洪出席論壇并致辭。來自中國、英國、奧地利、法國、瑞士等10個國家的政府和使領館代表,百余家中國與歐洲能源電力企業、金融機構、國際組織、研究院所的各界代表參與論壇。論壇以“攜手創新,共享未來,推動中歐能源技術互利合作”為主題,圍繞中歐在新型電力系統、氫能、智慧能源、儲能、風能等領域的創新實踐開展交流和分享,探討推動更加深化和務實的能源技術創新合作。會上,中國氫能聯盟“氫能領跑者行動與‘一檢多證’創新”等一批中歐能源技術創新合作優秀成果發布。同期,作為中歐能源技術創新合作論壇的重要部分,由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綠色氫能與電氫協同”主題氫能分論壇。

圖丨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
任京東在講話中指出,中歐能源技術創新合作平臺是中歐雙方攜手打造的專注于技術創新的能源合作機制,自2020年建立以來,中歐能源技術創新平臺搭建了氫能、智慧能源、儲能、風電四個專項工作組,取得了豐碩成果,逐步成為中歐多元主體開展能源技術創新合作的橋梁紐帶,以及快速匹配需求、高速孵化項目的有力平臺。為進一步推動中歐能源務實合作邁上新的臺階,中歐雙方需要堅定合作信心、強化溝通交流,針對氫能、智慧能源、儲能、風電領域前沿方向,加強技術創新合作,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充分發揮雙方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資源稟賦等方面的優勢,調動各方資源形成優勢互補。

圖丨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余兵
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余兵在主旨報告中指出,國家能源集團與歐洲能源企業和科研機構在綠色發展、能源轉型等方面目標一致,在清潔能源技術創新、產業合作等領域擁有較好的互補性。當前,國家能源集團正在著力做好能源安全、能源低碳、能源經濟和能源科技四篇文章,聚焦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目標、能源重大科技協同攻關和優化能源技術創新生態,與蒂森克虜伯、西門子等歐洲能源企業在氫能、低成本電解制氫解決方案、海上風電制氫、綠氨和綠色甲醇等領域開展了深入交流與合作,持續深化與德國弗萊貝格工業大學、弗勞恩霍夫陶瓷研究所、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丹麥技術大學等單位的科技創新合作,成立國家能源集團歐洲研究院、蘇州中歐氫能技術創新中心,依托氫能領跑者行動由氫能研究院聯合必維集團、德凱集團等國際認證機構探索以標準體系實現“一檢多證”模式,助力中國氫能關鍵技術裝備國內國際認證。國家能源集團與歐洲能源企業一道,深化技術合作和聯合創新,培育健康有序的創新生態圈和產業鏈,打造更多國際能源技術合作示范項目,共同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圖丨國家能源集團氫能事業部主任、中國氫能聯盟秘書長劉瑋
中歐能源技術創新合作優秀成果展示環節發布了由各領域牽頭單位推選出的氫能領跑者行動與“一檢多證”創新、電氫協同發展藍皮書、國家電投荊門氫混燃機示范項目、中歐漂浮式海上風電關鍵技術與產業鏈對比分析與合作潛力研究、糧食增產型農業光伏技術等一批優秀實踐案例,代表了中歐能源技術創新合作網絡運行三年來孵化出的部分優秀成果。
同期舉辦的氫能分論壇以“綠色氫能與電氫協同”為主題,匯聚了來自中歐政產學研用各領域知名學者和重點企業的杰出代表,旨在構建一個高規格、跨領域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平臺,深度挖掘綠色氫能作為未來能源體系關鍵組成部分的巨大潛力,探索電氫協同機制在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中的核心作用。為中歐乃至全球氫能合作繪制出更加清晰、可行的路線圖,共同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氫能國際合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