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氣電集團”)牽頭完成的我國首套“250Nm3/h小型橇裝天然氣制氫設備”科技成果順利通過鑒定。鑒定會上,由中國科學院、四川大學、中國成達工程、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中國海油等單位的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對該項技術成果予以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該成果創新性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小型橇裝天然氣制氫已經成為全球小規模制氫發展的新趨勢,尤其適合于在加氫站內制氫,不但能夠省去昂貴的氫氣運輸過程,而且能夠借助城市燃氣和天然氣網絡實現近用戶低成本制氫,使終端氫氣價格比站外供氫低約15——20%。小型橇裝天然氣制氫技術長期被日本、美國、德國等公司壟斷,引進受限或費用極為高昂。【拓展閱讀:小型化天然氣制氫技術的研究進展與探索】
為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促進我國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氣電集團牽頭研制了我國首套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型橇裝天然氣制氫設備,在小型重整轉化爐結構設計、高活性長壽命新型重整催化劑、天然氣制氫工藝流程、智能化控制、整體集成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創新攻關。
首套橇裝制氫設備制氫能力為250Nm3/h,可以滿足500kg/d規模加氫站用氫需求。設備為高度集成的集裝箱式,能夠滿足公路運輸要求,以極小的占地實現快速、高效、安全的氫氣生產,制備的氫氣產品純度≥99.999%,滿足燃料電池用氫國家標準。設備操作彈性30%——100%,能夠實現“一鍵開停車”“一鍵30%、50%、80%和100%四檔負荷調整”等智能化控制。
2021年12月,首套裝置在佛山成功開車,在甲烷轉化率、產品氫氣純度等技術指標均達到了設計要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在我國氫能技術工程化應用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氣電集團為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海油”)的全資子公司,在“三桶油”之中,中國海油是布局氫能產業相對緩慢的一個,不過近年來,中國海油顯著加快了布局新能源的步伐。
2021年1月,中國海油成立海油發展清潔能源公司,并在津揭牌成立。海油能源由原海油發展管道公司、新能源技術項目組整合而成。該公司重點培育以海上風電為核心的新能源產業,大力推動海上風電,探索分布式能源、地熱能、氫能等清潔能源。
2021年4月,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燃氣簽署《關于氫能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以各自行業特點為基礎,在撬裝天然氣制氫、加氫站建設以及多能互補綜合能源供應項目方面,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
2021年12月21日,中海油(海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以風電建設為重點,以光伏和氣電融合并舉,分布式能源為補充,發揮比較優勢,建設具有中國海油特色的綜合能源公司。
今年4月13日,中國海油正式成立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分公司,該新能源分公司的主要業務為開展海陸風光發電、加大CCUS科技攻關、探索培育氫能等。
在布局氫能領域,中國海油注重融合協同,加快發展海上風電,擇優發展陸上風光,因地制宜發展氫能業務,探索發展多能互補綜合能源供應系統,正在努力實現中國海油“十四五”末新能源新產業收入占比達到10%的目標。